这就出现了在技术装备等“生产力”层面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理念、模式、体制、机制等“生产关系”层面不能与之相适应的矛盾。如果不彻底解决钢铁企业“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问题,继续抱着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经营模式不放,就难以生存发展。将会进入一个以兼并重组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期。现在我国的钢铁企业数量比较多,要通过优化重组把钢铁行业做大做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通过全球的资源配置可以形成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大型跨国集团。
钢企要多出精品,产品要符合市场,对市场做出预测确定自己的产品结构,才能够使钢企提高盈利水平。我国钢企近年来“走出去”战略开始初见成效。出口是2014年钢市最大亮点,据最新数据统计,2014年1-11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8361万吨,同比增长46.79%。同时,我国钢企加速海外钢铁需求地建厂,国内钢铁产能向海外新兴经济体转移速度提高。近几年一些钢企开始尝试海外建厂,武钢在巴西建厂,鞍钢投资美国建厂,首钢在马来西亚建厂。今年9月初,河北钢铁在南非投资建设的500万吨钢铁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迄今我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全流程钢铁项目,意味着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有了新开端。
积极谋变,创新发展。一要抓主要矛盾,切实化解过剩产能;二要加快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三要加快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四要加快发展钢铁电子商务,提高钢铁流通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