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抛出钢铁4.0这个概念,因为4.0这个概念不符合中国钢铁发展的规律,而是要通过智能化,打造中国钢铁工业的升级版。以钢铁生产为中心而形成的。将来的趋势是以市场和下游最终用户为中心,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科学定制和科学生产。而科学定制、科学生产,就需要信息化、智能化。因为每个用户的需求差异很大,这种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上的不同就会导致各个企业不同的发展路径。”
要有自律性,要公平、公正。同时,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需要兼并重组和优化调整。“有些地方的环境容量已经饱和,不搞布局调整是不行的。但是,一定要明确,钢铁企业不是为了兼并重组而推进兼并重组,而是为了形成最具竞争力的钢铁集团去重组,为了有一个好的竞争环境去调整。如果重组以后形不成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该淘汰的就要淘汰,该退出的就要退出。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性工作的深化,没有好的市场环境,钢铁强国的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这将是钢铁行业‘十三五’面临的很迫切的问题。”
过去销售模式都是靠中间贸易商,而现在则是企业自己的国贸公司,按照用户的要求生产、加工。将来的竞争完全靠价格是不行的,而是应该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智能化和定制化制造,更好地为用户服务。那么,这方面的竞争就不仅仅是生产本身了,而是全产业链的竞争。举例来说,一辆几十万元的轿车大约用1.5吨钢材,这个钢材再值钱,又能占多大比重?这说明,客户对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更高。这个竞争就是质量、性能和服务的竞争。将来,钢铁工业升级版的着眼点、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与现在会有很大不同。”
还能向全世界输出最先进的技术,这才能称为一流的技术。其三,一流的产品就是指提高产品的档次。不能老跟着别人的后面走,要在满足下游用户当前需求的情况下,着眼于研发引领未来需求的产品,走在技术前沿。师昌绪先生曾经说过,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工程。可见材料的升级在装备和工程上是多么的重要。其四,没有一流环境的钢铁工业肯定是不行的。环境和谐是企业生存的社会问题。”
今后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是怎样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数量问题,实质上也解决了品种问题,关键是怎样再上一个台阶。而再上一个台阶的本质就是升级问题。
“要想实现升级,关键就是要做好质量工作。但这个质量不仅仅指产品质量,至少要包含发展的质量和环境的质量。发展的质量包括效益、管理、技术、产品,而环境的质量则要求资源和能源的最大化和高效化利用,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企业过去发展的是规模效益,但今后单靠规模效益这种粗放式的发展不行了,要讲求发展的质量效益。提升质量效益包括管理的创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再提升等。”
“钢铁企业今后在能源转换功能上,一定要围绕着效率的提升。第一是转换的效率。这里面牵涉到很多更先进技术的研发、使用。第二是回收的效率。现在,我们能够实现对能源和资源的回收,但回收的效率怎么样,是否最科学合理,是否高效,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些企业认为一些能源和资源的回收很费劲,不经济,干脆就不弄了。今后这是不行的。第三是利用的效率。如果有些资源用于其他方面更好,那目前的利用方式就是低效使用,没有发挥出资源的更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