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新造船市场强势复苏、新船订单持续增长,中国船企手持订单量也在迅速增加。以10月底的数据来看,中国船企手持订单高达8468万CGT,比2008年10月7677万CGT的历史峰值水平还要高出10%,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与2020年10月仅3012万CGT相比更是增长了181%。
而在此期间,虽然全球手持订单量自2020年年底以来也增长了86%达到1.51亿CGT,但这一数字仍比2008年的最高纪录要低34%。目前中国船企手持订单在全球占比达到了56%,而在2020年其市占率还不到40%。
克拉克森指出,中国船企手持订单增长主要是由于船型结构日益多样化、加上船厂持续扩张产能。在2008年10月中国船企创纪录的手持订单中,约有50%为散货船,而如今散货船在中国手持订单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21%。
高端船型正在中国船企的手持订单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按CGT计算,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目前占中国船企手持订单总量的41%。特别是在集装箱船领域,目前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的68%都是在中国船企建造,比例远远高于2008年10月的23%,而在今年以来中国船企几乎“包揽”了全球90%以上的集装箱船新船订单。
另一方面,尽管韩国船企继续在液化气船建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中国船企的份额有所上升。目前,中国船企拥有全球液化气船手持订单的32%,远高于2020年10月的14%,而2008年这一比例仅有1%。
中国船企在全球油船手持订单中的份额也有显著增长,截至10月初已达到67%;与三年前的35%和2008年的29%相比均有大幅提升。克拉克森表示,这些转变是由一系列因素推动的,其中包括中国在建造高端船型方面日益增长的专业技能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水平。同时,中国也是当前全球造船业产能扩张的主导力量,生产力的提高、闲置设施的重新启用以及一些造船厂新宣布的扩张计划都有助于实现订单量的强劲增长。
例如,舟山长宏国际正通过改造其从金海智造租赁的部分修船设施来扩大造船产能,用于建造其从地中海航运承接的12艘LNG双燃料19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恒力重工、韩通船舶重工等多家船厂今年都宣布将扩张产能、建设新的干船坞,以便承接更多高附加值船舶订单。
业界观察人士估计,在过去18个月里国内至少有10家中小型船厂重启,其中包括舜天造船、国裕船舶、威海三进船业、宏强重工等。航运咨询机构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总监Stuart Nicoll预测,2023年至2028年间中国造船产能将增长500万CGT,增幅达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