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工作会议重点列出了多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央地关系调整、税制改革、预算改革、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16年“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可能推动后续诸多财政体制改革。
营改增重在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环环抵扣;纳入改革行业越多,可抵扣项目越多,如随着不动产纳入营改增,各行业一般增值税纳税人的房租、置房支出等可加入抵扣,增值额基数缩小,企业上缴增值税会减少。企业增值税缴税额度减少,企业所得税则会相应增加。营改增的推开,意味着地方曾经主体税种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而地方主体税种的缺失,使得央地收入划分调整更加迫切。
营改增推进过程中,虽然有“营改增”收入仍归地方的过渡政策安排,但随着新企业、公司合并等活动的增多,现在按行业来划分收入的办法并非长久之计。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2015年起草了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上报了国务院,征求了很多部门的意见,还将进一步征求地方的意见。准备2016年率先启动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改革,2017年和2018年扩大到其他相关领域,2019年到2020年基本上完成主要领域改革,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一个大问题,有关国家宏观治理,特别需要走法治化道路。以公开、透明、民主参与的立法程序,取代行政决策中的个别博弈、讨价还价,以法律的权威性保证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